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学会信息 > 会员服务 > 会员动态 > 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负责岩土工程学科、地质工程学科、隧道工程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道路工程学科。岩土工程学科、地质工程学科均始建于1953年,1995创建岩土工程研究所,2002年创建地质工程研究所,2010年创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创建江苏省土木工程防震技术研究中心。在老一辈专家高国瑞教授、宰金珉教授和学科带头人陈国兴教授的带领下,岩土工程研究所快速发展,学科建设成绩显著。      

      目前,岩土工程研究所负责岩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005)、岩土工程(1998)和地质工程(2003)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地质工程专业学位(2010)授予权点,共建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9)、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2010)、硕士(2006)学位授予权点(共建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点(2002)、土木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点(2009);负责本科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共建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专业;同时,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建设部重点学科(1999)、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岩土工程学科梯队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1999);共建江苏省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岩土工程研究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本学科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读博士生、硕士研究生120余名。 

      岩土工程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30余名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13人,副教授16人,博士25人;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审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建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国地震局科技新星1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得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新世纪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计划获得者3人。

      2003年以来,岩土工程研究所承担和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专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国务院各部门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2001年以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精品(优秀)教材奖、精品课程奖及优秀教学团队奖励14项。自2006年以来,2篇论文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论文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名博士生获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4名博士生获为纪念中国地震工程之父而设立的刘恢先地震工程学奖学金奖,博士生4人次获省部级科技奖一、二、三等奖。

      主要试验室包括:土力学试验室、土动力学试验室、岩石力学试验室、水文地质试验室、原位测试试验室、地质标本和模型室、道路工程实验室。拥有先进、完备的土工试验设备,主要试验设备有:英国GDS空心圆柱扭剪仪轴仪(独立控制轴向、扭矩、内压/外压循环荷载)、英国GDS非饱和土应力路径三轴仪、英国WFI静动三轴仪(独立控制轴向、径向循环荷载)、美国Row固结仪,自行研制的DSZ-1型动三轴仪和GZZ-1型、GZZ-2型共()振动柱仪,国产SJ100-60高压静三轴仪、TST30-20低压静三轴仪、岩石三轴仪、KTG高压固结仪等室内试验设备,以及意大利DMT扁铲侧胀仪、瑞典CPTU静力触探仪、瑞士RST高精度测斜仪、德国48SUMIT浅层地震仪、国产WZG-12A面波测试仪器等各类先进的原位试验设备。拥有基于美国ABAQUS 软件的64CPU并行计算集群平台、英国Plaxis 软件(网络版)、美国SASSI2000软件、美国SAP2000软件、加拿大Geo-slope软件、美国Proshake软件和国产理正岩土工程系列软件(网络版)等正版软件。拥有5m(纵向)×3m(横向)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及配套设施:自行研制的净尺寸3.5m(纵向)×2.0m(横向)×1.7m(竖向)的15层叠层剪切型模型土箱、98通道数据采集调理器;拥有自行研制的台面尺寸0.7m(纵向)×0.5m(横向)、净尺寸0.6m(纵向)×0.4m(横向)×0.5m(竖向)的12叠层剪切型模型土箱的小型地震模拟振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