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江苏省科协“2019年江苏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于 2019年 10月 19-20日在南京及周边市县举办“第十届工程地质夏令营”,开展地质科普和考察。旨在进一步普及工程地质专业知识,丰富学会活动,推进学会科普建设,让青年岩土工程科技工作者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培育良好的科学文化,用科学新风引导现代文明风尚,营造支撑创新发展的有利氛围,激发青年人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来自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等众多省内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省内从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科技工作者60多人参加了工程地质夏令营活动,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首席科普传播专家阎长虹教授主讲。
10月19日上午,营员们来到雪浪庵、黄花岸、棒槌山西段,参观学习古生代地层岩性及构造,认识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和泥盆系地质分布。下午在阳山碑材、猿人洞,参观考察向斜构造、断层、溶洞、泉等地质现象。营员们能清晰直观看到各类地质现象,如在阳山大石碑碑座西侧中间开阔地带可见两组交叉的方解石脉,是典型“X”节理;在猿人洞内有石幔、石笋、钟乳石、石柱等岩溶地貌,景色令人称奇。
10月20日上午,夏令营团队赴六合方山参观学习火山口地貌及火山岩。六合方山火山口是南京地区诸多火山锥中保存完善者之一,是一座死火山,山坡下部有含大量鹅卵石(雨花石)--砾石松散沉积物,其标准的火山口地貌和特殊的物质成份,吸引着国内外广大地质工作者前来考察学习。下午,营员们由燕子矶至上元门,参观考察幕府山一带南京最古老地层、长江断裂和背斜构造及长江地貌,主要观测长江断裂、长江阶地及侏罗系地层。
两天的实地考察让营员们受益匪浅,加深了他们对古生代地层岩性及构造以及向斜构造、断层、溶洞、泉等地质现象的认知与理解,了解了南京地区构造地质及地层岩性。夏令营得到营员的一致肯定,学会举办地质夏令营的经验也在不断积累,相信工程地质夏令营会越办越好。
2019年第十届工程地质夏令营合影
现场照片(一)
现场照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