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学会信息 > 学会动态 > 学会新闻 > 正文

“可控刚度桩筏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南京召开

    2022年5月21日,由江苏省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的“可控刚度桩筏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评价委员会由陆军工程大学王明洋院士担任主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任庆英教高担任副主任,评委会专家还有东南大学刘松玉教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蔡正银教高、河海大学高玉峰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文生教高、武汉大学郑俊杰教授。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源教授主持会议。

南京工业大学乔旭校长、自然科学处王璐副处长、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许翠梅书记出席会议,乔旭校长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出席会议并简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历程,希望课题组在专家们的指点下不断完善,取得更大的进步。


周峰教授代表项目组作成果汇报。该项目由南京工业大学牵头,联合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南工天健(厦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研发团队,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分析、装置研发与现场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桩筏基础支承刚度主动干预与控制关键技术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提出了高层建筑可控刚度桩筏基础的创新理念,创建了桩-刚度调节装置-筏板-地基土的整体分析方法,建立了桩筏基础主动控制理论体系;自主研发了被动式、主动式、半主动式三类桩顶刚度调节装置及可调式钢筋连接器、桩顶抗剪装置等成套设备,突破了传统桩基支承刚度难以精确调节的技术瓶颈,实现了桩筏基础整体支承刚度的有效控制;创建了可控刚度桩筏基础设计方法,形成了可控刚度桩筏基础成套施工工艺,编制了可控刚度桩筏基础设计与施工标准。

项目形成了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高水平论文论著、技术标准等系列成果相关成果在全国范围内超过200栋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建设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促进了我国高层建筑桩筏基础领域的科技进步。

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和评议,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周峰教授代表项目组衷心感谢了学会的精心组织及与会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将根据评价委员会意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加强推广应用。